MOCOO LEE
0
  • 會員登入
  • 回首頁
  • 全部文章
  • MOCOO影片
  • 訂閱電子報
  • 加入會員
  • 登入
  • 0
    MOCOO LEE
  • 回首頁
  • 全部文章
  • MOCOO影片
  • 訂閱電子報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創業經營 (34)
  • 人生心得 (12)
  • 讀書心得 (2)
  • 工作技能 (4)
  • YT影片心得 (3)
產品開發 顧客關係 廣告投放 流量經營 品牌經營 年度目標 個人成長 消費降級 業績經營 企業經營 SOP 創業經營 行銷企劃 紅利 供應鏈 通路規劃 決策路徑 年度計畫 讀書心得 12 週計畫 經營日報 筆記方法 原子習慣 時間塊 閱讀書本 YouTube 找到熱情 AI 魔法語程式設計師 promt-grammer 高蛋白低碳飲食 國外商業 YT 影片 電子閱讀器 人生管理術 轉變思維 報表管理 知識紅利 投資報酬率 攤提 一人電商 目標計畫 行銷流量 生產銷售 整合外包 財務會計 內容行銷 廣告行銷 產銷管理
  1. 首頁
  2. 部落格
  3. 有兩種商業模式很厲害:「爆品產品明星代言」與「習慣性回購產業」

有兩種商業模式很厲害:「爆品產品明星代言」與「習慣性回購產業」

2024 Jan 09 創業經營
現在有人來問我說什麼生意能不能做,或是我合伙人跟我說要來搞其他的東西。

我都會跟他們說,如果要搞就要搞十年後還在的產品,而且還要能滾雪球的產業,不然真的弄的很沒意思。

我覺得大家都應該跟我一樣,被生意搞得很焦慮,然後覺得這兩年生意怎麼這麼難做。

這段時間這個確實我感觸很深,也經歷了一些低潮

之前臉書電商從能跑變成不能跑,以前的cpa從100多現在是1000多,行銷成本增加了十倍,我看真的很多產業被行銷費用淹死。

然後最近大家一直在講要轉型短影片,講真的真的要轉型短影片,對很多人的阻礙很大,我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天份跟基因可以轉短影片。

好不容易找到開店可以增加業績的方法,結果現在人力短缺,稍微能賺錢的行業,結果在能獲利的節日找不到人整個沒戲。

還有之前還稍微可以獲利的節日,從去年開始就感覺到好冷的感覺,整個市場好像都冰凍了。

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這應該很多人都有的感覺。

但是確實即使都是這樣了,好像還是有很多厲害的人業績很強,我自己很努力的去觀察這些人的作法,看了很久很久,我就發現大多都是屬於兩種類型的人。


第一種類型我發現是「爆品+明星」

這類都是找一個爆品,單價大概在1500左右的產品,組合的客單價可以落在2000-3000左右,毛利抓八成左右的產品。

像是什麼鍋子、枕頭、行李箱、折疊推車,這種類型的產品這兩年真的看到很多。

然後都是找到幾個比較知名的明星帶頭,搭配十幾二十個小型網紅,以大加小的方式讓整個臉書跟IG洗版。

我自己感覺這類型的廣告CPA一開始出來應該會落在400左右,然後一路洗上900-1200。

因為超高毛利跟超高客單,以及明星低CPA的組合,所以整個量體又大然後淨利又超高。

我看現在比較知名的網路品牌,好像都是這樣操作,事實上我自己是很佩服這樣的操作。

然後後面又觀察到這些爆品會全部帶去百貨跑快閃,因為線上升量很大,現下又可以收割一波,真的滿厲害的。

這是我觀察到的第一種類型「爆品+明星」這樣的商業模式

 

第二種我覺得很厲害的商業模式是「習慣性回購產業」

這樣講大家可能聽不太懂,我直接舉幾個例子,例如:

美業、髮業、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優格、瘦身食品等等...

這種產業的特色是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使用,然後長期使用就會產生「習慣」。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寫了有關「習慣性」的產品類別,那篇我花了超多心思,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我也很佩服這類習慣性產品的產業,因為我發現只要是這幾個行業的朋友,大部分公司經營都有聲有色。

即使一開始經營的非常困難,但是因為帶有習慣性回購的特性,所以不斷累積老顧客,他們有天然的優勢。

只要好好做產品好好服務顧客,這類產業的顧客量體會隨著時間慢慢的變大,然後業績會越來越大,行銷費用也不太會增加,相對的淨利也會變大。

當然這類的產業很吃「產品品質」跟「顧客服務」,這是會不會成長的關鍵。

話說回來哪個產業不吃這兩個因素呢,但很多沒有習慣性回購特性的產業,是很難不斷累積顧客的,因為顧客需求可能就幾年才一次,再怎麼弄都很難。

不是說這樣的產業沒辦法賺到錢,這類產業賺大錢的還是有的,但是我覺得以容錯率來說,還是「習慣性回購產業」容錯率比較大。

即使你一開始做得不好,但是都有很長的時間能讓你慢慢進步,進步到最後顧客滿意度高,就會開始進入累積顧客的迴圈中。

可以思考一下這樣的產業,你想要不賺錢都很難。

 

再來複習一下,最近我看到兩種產業「爆品+明星」,還有「習慣性回購產業」這兩種商業模式在現在的這種景氣下,也是經營的很好。

第一種我自己認知困難度很高,因為要有很大的產品敏銳度,還要面對很高的兢爭強度,因為這些人都是聰明人。

所以如果我跟我的合夥人未來要做新的事業,我一定會朝第二種「習慣性回購產業」這個方向來前進。
  • 產品開發
  • 業績經營
  • 行銷企劃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每日經營報表」是每個老闆都要紀錄的表格

【只要長期累積這 3 項做生意的訣竅,不論時代如何改變你都將屹立不搖】

【好用的筆記軟體不斷誕生,但我選擇回歸最單純的筆記術】

5 個不可不知的訂定年度計畫實用心法

從「競爭激烈的鑽孔機洞!」來談談 8 個商品差異化的做法

閱讀如何影響大腦,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MOCOO LEE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