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商業模式很厲害:「爆品產品明星代言」與「習慣性回購產業」
2024 Jan 09 創業經營
現在有人來問我說什麼生意能不能做,或是我合伙人跟我說要來搞其他的東西。
我都會跟他們說,如果要搞就要搞十年後還在的產品,而且還要能滾雪球的產業,不然真的弄的很沒意思。
我覺得大家都應該跟我一樣,被生意搞得很焦慮,然後覺得這兩年生意怎麼這麼難做。
這段時間這個確實我感觸很深,也經歷了一些低潮
之前臉書電商從能跑變成不能跑,以前的cpa從100多現在是1000多,行銷成本增加了十倍,我看真的很多產業被行銷費用淹死。
然後最近大家一直在講要轉型短影片,講真的真的要轉型短影片,對很多人的阻礙很大,我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天份跟基因可以轉短影片。
好不容易找到開店可以增加業績的方法,結果現在人力短缺,稍微能賺錢的行業,結果在能獲利的節日找不到人整個沒戲。
還有之前還稍微可以獲利的節日,從去年開始就感覺到好冷的感覺,整個市場好像都冰凍了。
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這應該很多人都有的感覺。
但是確實即使都是這樣了,好像還是有很多厲害的人業績很強,我自己很努力的去觀察這些人的作法,看了很久很久,我就發現大多都是屬於兩種類型的人。
第一種類型我發現是「爆品+明星」
這類都是找一個爆品,單價大概在1500左右的產品,組合的客單價可以落在2000-3000左右,毛利抓八成左右的產品。
像是什麼鍋子、枕頭、行李箱、折疊推車,這種類型的產品這兩年真的看到很多。
然後都是找到幾個比較知名的明星帶頭,搭配十幾二十個小型網紅,以大加小的方式讓整個臉書跟IG洗版。
我自己感覺這類型的廣告CPA一開始出來應該會落在400左右,然後一路洗上900-1200。
因為超高毛利跟超高客單,以及明星低CPA的組合,所以整個量體又大然後淨利又超高。
我看現在比較知名的網路品牌,好像都是這樣操作,事實上我自己是很佩服這樣的操作。
然後後面又觀察到這些爆品會全部帶去百貨跑快閃,因為線上升量很大,現下又可以收割一波,真的滿厲害的。
這是我觀察到的第一種類型「爆品+明星」這樣的商業模式
第二種我覺得很厲害的商業模式是「習慣性回購產業」
這樣講大家可能聽不太懂,我直接舉幾個例子,例如:
美業、髮業、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優格、瘦身食品等等...
這種產業的特色是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使用,然後長期使用就會產生「習慣」。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寫了有關「習慣性」的產品類別,那篇我花了超多心思,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我也很佩服這類習慣性產品的產業,因為我發現只要是這幾個行業的朋友,大部分公司經營都有聲有色。
即使一開始經營的非常困難,但是因為帶有習慣性回購的特性,所以不斷累積老顧客,他們有天然的優勢。
只要好好做產品好好服務顧客,這類產業的顧客量體會隨著時間慢慢的變大,然後業績會越來越大,行銷費用也不太會增加,相對的淨利也會變大。
當然這類的產業很吃「產品品質」跟「顧客服務」,這是會不會成長的關鍵。
話說回來哪個產業不吃這兩個因素呢,但很多沒有習慣性回購特性的產業,是很難不斷累積顧客的,因為顧客需求可能就幾年才一次,再怎麼弄都很難。
不是說這樣的產業沒辦法賺到錢,這類產業賺大錢的還是有的,但是我覺得以容錯率來說,還是「習慣性回購產業」容錯率比較大。
即使你一開始做得不好,但是都有很長的時間能讓你慢慢進步,進步到最後顧客滿意度高,就會開始進入累積顧客的迴圈中。
可以思考一下這樣的產業,你想要不賺錢都很難。
再來複習一下,最近我看到兩種產業「爆品+明星」,還有「習慣性回購產業」這兩種商業模式在現在的這種景氣下,也是經營的很好。
第一種我自己認知困難度很高,因為要有很大的產品敏銳度,還要面對很高的兢爭強度,因為這些人都是聰明人。
所以如果我跟我的合夥人未來要做新的事業,我一定會朝第二種「習慣性回購產業」這個方向來前進。
我都會跟他們說,如果要搞就要搞十年後還在的產品,而且還要能滾雪球的產業,不然真的弄的很沒意思。
我覺得大家都應該跟我一樣,被生意搞得很焦慮,然後覺得這兩年生意怎麼這麼難做。
這段時間這個確實我感觸很深,也經歷了一些低潮
之前臉書電商從能跑變成不能跑,以前的cpa從100多現在是1000多,行銷成本增加了十倍,我看真的很多產業被行銷費用淹死。
然後最近大家一直在講要轉型短影片,講真的真的要轉型短影片,對很多人的阻礙很大,我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天份跟基因可以轉短影片。
好不容易找到開店可以增加業績的方法,結果現在人力短缺,稍微能賺錢的行業,結果在能獲利的節日找不到人整個沒戲。
還有之前還稍微可以獲利的節日,從去年開始就感覺到好冷的感覺,整個市場好像都冰凍了。
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這應該很多人都有的感覺。
但是確實即使都是這樣了,好像還是有很多厲害的人業績很強,我自己很努力的去觀察這些人的作法,看了很久很久,我就發現大多都是屬於兩種類型的人。
第一種類型我發現是「爆品+明星」
這類都是找一個爆品,單價大概在1500左右的產品,組合的客單價可以落在2000-3000左右,毛利抓八成左右的產品。
像是什麼鍋子、枕頭、行李箱、折疊推車,這種類型的產品這兩年真的看到很多。
然後都是找到幾個比較知名的明星帶頭,搭配十幾二十個小型網紅,以大加小的方式讓整個臉書跟IG洗版。
我自己感覺這類型的廣告CPA一開始出來應該會落在400左右,然後一路洗上900-1200。
因為超高毛利跟超高客單,以及明星低CPA的組合,所以整個量體又大然後淨利又超高。
我看現在比較知名的網路品牌,好像都是這樣操作,事實上我自己是很佩服這樣的操作。
然後後面又觀察到這些爆品會全部帶去百貨跑快閃,因為線上升量很大,現下又可以收割一波,真的滿厲害的。
這是我觀察到的第一種類型「爆品+明星」這樣的商業模式
第二種我覺得很厲害的商業模式是「習慣性回購產業」
這樣講大家可能聽不太懂,我直接舉幾個例子,例如:
美業、髮業、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優格、瘦身食品等等...
這種產業的特色是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使用,然後長期使用就會產生「習慣」。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寫了有關「習慣性」的產品類別,那篇我花了超多心思,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我也很佩服這類習慣性產品的產業,因為我發現只要是這幾個行業的朋友,大部分公司經營都有聲有色。
即使一開始經營的非常困難,但是因為帶有習慣性回購的特性,所以不斷累積老顧客,他們有天然的優勢。
只要好好做產品好好服務顧客,這類產業的顧客量體會隨著時間慢慢的變大,然後業績會越來越大,行銷費用也不太會增加,相對的淨利也會變大。
當然這類的產業很吃「產品品質」跟「顧客服務」,這是會不會成長的關鍵。
話說回來哪個產業不吃這兩個因素呢,但很多沒有習慣性回購特性的產業,是很難不斷累積顧客的,因為顧客需求可能就幾年才一次,再怎麼弄都很難。
不是說這樣的產業沒辦法賺到錢,這類產業賺大錢的還是有的,但是我覺得以容錯率來說,還是「習慣性回購產業」容錯率比較大。
即使你一開始做得不好,但是都有很長的時間能讓你慢慢進步,進步到最後顧客滿意度高,就會開始進入累積顧客的迴圈中。
可以思考一下這樣的產業,你想要不賺錢都很難。
再來複習一下,最近我看到兩種產業「爆品+明星」,還有「習慣性回購產業」這兩種商業模式在現在的這種景氣下,也是經營的很好。
第一種我自己認知困難度很高,因為要有很大的產品敏銳度,還要面對很高的兢爭強度,因為這些人都是聰明人。
所以如果我跟我的合夥人未來要做新的事業,我一定會朝第二種「習慣性回購產業」這個方向來前進。
0則留言